2007年8月15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法院旁边坐了个“老娘舅”
拱墅区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对接后案件直线下降
本报首席记者 余春红 通讯员 钟法 阿胖

  本报讯  余某的1700元欠款讨了2年都没有讨到手,无奈之下只好到杭州拱墅区法院起诉。立案的时候,法官了解情况后,把他领到了一间人民调解工作室。人民调解员马上联系对方进行调解。第二天,余某就拿到了欠款。这得归功于人民调解与法院立案审判的良性互动。
  昨天,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杭州市司法局联合召开了一个经验交流会,杭州拱墅区法院和司法局介绍了他们在调解互动上的做法和经验。以后,全杭州市都将有这样的“娘舅”,让许多走进法院大门的当事人的官司打不起来。
  拱墅区法院有两个特别之处:在法院立案大厅的立案处,除了有办理立案手续的立案法官外,还有一位人民调解员。同时,法院还在离立案处不远的地方设置了两个人民调解工作室,“真诚、和谐、宽容、理解”8个红字在墙壁上很显眼,整个工作室布置得气氛和谐、轻松。区内各镇、街道专职的调解员轮流在这个调解室派驻。
  “当有人来立案时,立案法官可根据案情,将事实清楚、简单的案子引导给人民调解员,对同意调解的当事人,由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室立即组织调解;调解不成的,可以直接立案。”拱墅法院院长叶玉秋介绍,这就是法院和司法局设立的联合调解中心。
  从去年5月到现在,联合调解中心已经化解了300多件纠纷,让这些纠纷进法院后在没有打官司的情况下了结了。
  除此之外,目前拱墅区法院还与基层调解组织建立了一张联系的网络。法院选派了10名正副庭长分别担任10个镇、街道调解组织的调解指导员。今年法院又设立了民三庭,专门负责人民调解指导工作,对基层的人民调解员讲授法律法规等法律知识,规范调解协议的制订,同时互相交流调解矛盾的技巧。
  针对汽车消费投诉日益增多的情况,拱墅区法院与工商局、消协还在杭州市汽车城内设立了调解指导点巡回法庭,汽车消费纠纷可就地解决。
  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对接后,拱墅区尝到了很多甜头。拱墅法院受理的家庭、邻里纠纷等民事案件明显下降,以相邻纠纷为例,今年上半年受理此类案件3件,去年同期是18件。而老百姓在解决矛盾纠纷时也得到了更多的实惠:省时间省精力更省钱。